病名 | 薑片蟲病 |
別名 | 布氏吸蟲病 |
成蟲蟲體較大,吸盤發達,吸附力強,造成的腸機械性損傷較其他腸道吸蟲明顯,數量多時還可覆蓋腸壁,妨礙吸收與消化,其代謝產物被吸收後可引起變態反應。被吸附的粘膜可發生炎症、出血、水腫、壞死、脫落以至潰瘍。病變部位中性粒細胞、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,腸粘膜分泌增加。蟲數多時常出現腹痛和腹瀉,營養不良,消化功能紊亂,白蛋白減少,各種維生素缺乏;還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,甚至腸梗阻。嚴重感染的兒童可有消瘦、貧血、浮腫、腹水、智力減退、發育障礙等。在反覆感染的病例,少數可因衰竭、虛脫而致死。
bubble_chart 流行病學
本病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溫帶和亞熱帶的一些國家。國內除東北、內蒙、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寧夏等省外,18個省、區已有報導。近幾年由於農業生產改革及市場經濟的發展,以及養豬飼料和飼養條件的改變,我國各地人和豬薑片蟲病流行情況發生明顯變化,許多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感染率和感染率迅速下降,一些地區出現新的流行點。該病流行決定於流行區存在傳染源、中間宿主與媒介,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的習慣者。
布氏薑片蟲
可引起變態反應;被吸附的粘膜可發生炎症、出血、水腫、壞死、脫落以至潰瘍;病變部位中性粒細胞、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,腸粘膜分泌增加;蟲數多時甚至腸梗阻。
可發生炎症、出血、水腫、壞死、脫落以至潰瘍;病變部位粒細胞浸潤,腸粘膜分泌增加。蟲數多時常出現腹痛和腹瀉,營養不良,消化功能紊亂,白蛋白減少,各種維生素缺乏;還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,甚至腸梗阻。嚴重感染的兒童可有消瘦、貧血、浮腫、腹水、智力減退、發育障礙等。在反覆感染的病例,少數可因衰竭、虛脫而致死。
各種蟲卵濃縮法可提高檢出率。但診斷為薑片蟲病還需考慮寄生的蟲數和臨床表現,前者可用計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。蟲卵應與糞便中其他吸蟲卵如肝片形吸蟲及棘口類吸蟲卵進行鑒別。
bubble_chart 診斷檢獲蟲卵是確診薑片蟲感染的依據。
防治原則包括加強糞便管理,防止人、豬糞便通過各種途徑污染水體;大力開展衛生宣教,勿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水生植物,如菱角、茭白等。勿飲生水、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飼料餵豬;在流行區開展人和豬的薑片蟲病普查普治工作,吡喹酮是首選藥物;選擇適宜的殺滅扁卷螺的措施。
經徹底治療後,2~4個月內不發生臨床症狀,以及糞便檢查無蟲卵即為治癒。
無後遺症,但應防止再感染。
加強糞便管理,防止人、豬糞便通過各種途徑污染水體;大力開展衛生宣教,勿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水生植物,如菱角、茭白等。勿飲生水、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飼料餵豬。
變態反應、腸梗阻、粒細胞浸潤